煤炭保卫战怎么打:两天8次重磅表态,严防囤货居奇
设计/蔡雨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两天之内,煤炭高层8次重磅表态,保卫磅表调控直指煤炭价格!战打
10月20日,两天国务院常务会议罕见地将“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列为重要议题,次重直指煤炭市场炒作。态严
事实上,防囤近期煤炭价格快速上涨,连创历史新高,不仅大幅推高下游行业生产成本,甚至对电力供应和冬季供暖产生不利影响,这引起了高度重视。
不仅是国常会。同一天,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督导司主要负责人带队,分别赴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省唐山市督导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并连发3文,披露了调研的情况。
在此之前的10月19日下午,国家发改委连发三文,研究对煤炭价格实行干预措施,组织召开煤电油气运重点企业保供稳价座谈会,以及在郑州商品交易所调研强调依法加强监管、严厉查处资本恶意炒作动力煤期货。
“当前煤炭价格严重背离市场,煤炭市场严重扭曲,下游企业无法承受,社会也无法承受,要依法严厉打击,依法进行价格干预,确保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市场回归正常轨道。”发改委公告显示。也是在19日晚间,证监会深夜发文称,将采取多项措施,坚决抑制过度投机,杜绝资本恶意炒作。
“这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政策力度。”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石瑛表示。
但效果立竿见影。10月20日夜盘开盘,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开盘即跌停,下跌11%,报1587.4元。截至收盘,动力煤期货各大合约全部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组合拳并不仅限于发文和表态,而是拳拳到肉。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收到消息,称陕西省榆林市部分煤矿停产停销,少数煤矿继续涨价,当即责成陕西省有关部门组织调查核实,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一场“煤炭保卫战”正式打响了!
全面向囤货居奇宣战
伴随着全国范围的大降温,北方的取暖季越来越近。然而,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给居民取暖平添了一丝阴霾。
“当前,煤炭紧缺是价格上涨的主因,全球煤炭价格都在上涨,进口煤已经完全没有了价格优势,导致国内煤炭需求更突出。加上工业用电电价上浮,让市场怀疑政策端已容忍煤价的上涨,因此煤价在近几日的涨势上也显出肆无忌惮。”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赵永均表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曾发布了至少两次“保供稳价”倡议书,号召煤炭企业降低煤价,但由于协会会员都是国有煤炭企业,并不能影响“疯涨”的地方煤炭企业,效果并不理想。
此次多部门组合拳,全面向囤货居奇宣战。
“煤炭是重要基础能源,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目前价格涨幅已完全脱离供求基本面,且临近采暖季,价格仍呈现进一步非理性上涨的趋势。国家发改委将充分运用《价格法》规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的具体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的公告称。
仅是当天,发改委就有三次重磅表态,并召开煤电油气运重点企业保供稳价座谈会,将国家铁路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管网公司、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能、大唐、华电、国家电投、华润、国家能源、中煤等重点企业齐聚一堂,全产业链保障供应。
10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估督导司主要负责人赴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以及河南煤炭储配交易中心鹤壁园区督导煤炭保供稳价工作。督导组在现场组织了晋能控股、中煤集团、华能集团、国能集团等相关企业座谈,了解当前供需形势,并要求相关保供单位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切实落实保供稳价要求,严格执行煤炭中长期合同,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强化产运需衔接,优先保障发电供热用户的煤炭资源供应。同时强调,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全力维护煤炭市场秩序。
证监会也表示,今年以来,受供应紧张、需求旺盛等因素叠加影响,动力煤等主要大宗商品期现价格同步上涨,证监会将配合做好保供稳价,支持企业风险管理。
“2012年也有过煤炭上涨引发国家发改委临时干预的情况,当时港口的价格被限到不得高于800元/吨。但现在煤价已经远远高于2012年,造成的影响更大,政策力度也远超之前,国家发改委甚至直接根据《价格法》限制煤价上涨,并严查煤价炒作行为,充分说明了调控决心。”石瑛表示。
在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的压力下,10月20日夜盘开盘,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开盘即跌停,下跌11%,报1587.4元。截至收盘,动力煤期货各大合约全部跌停。
不过,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期货炒的是未来价格,炒作的价格一般大幅度脱离基本面,因此对现货价格影响有限。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措施来稳定煤炭价格。
全力保供给
事实上,当前煤炭上涨,供需不平衡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煤是发电的主要能源,火电占比接近70%,供暖也离不开煤。一旦煤价上涨,会推动下游的电价上涨,整个产业链的下游都会被影响。
但此次,不仅是中国,国际上的煤也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对此,中央和地方接连打出煤矿增产、煤电增供组合拳。
赵永均介绍,此前地方煤矿申请核增产能难度巨大,但是在当前有了“增产”要求后,两个月内,仅陕西榆林就已核增产能超过2亿吨,日均产量比9月份增加150万吨,同时还有新增煤矿项目陆续投产,供给端得到明显改善。
发改委披露的信息显示,9月底以来,已核增一批生产煤矿,日均产量已比9月份增加了120万吨以上,10月18日的日产量已超过1160万吨,创今年新高。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近8800万吨,可用16天,比月初增加900万吨以上;其中东北三省电厂存煤可用24天,比月初增加11天。
“‘保供增供’ 是疏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向供应链下游传导的关键措施之一,涉及到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统筹,在国外进口为主和国产为主这两种情况之间,选择进行结构性调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
按照国常会要求,要保障北方重点地区取暖用气,组织企业增加供气,统筹用气资源,做好调峰保供,坚持宜煤则煤、宜电则电,因地制宜保障群众取暖。要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机制作用,做好日调度、周平衡,压实地方责任,保证民用气和取暖价格基本稳定。
在保供应的同时,国家也从需求端进行调控。国常会要求,要做好“压非保民”预案,合理控制城市夜景亮化,推动节约用能。
同时,通过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用电、确保电煤长协合同履约率四季度要达到或超过100%,以及调节电价上下浮动范围落实“保供”措施。据了解,当前,发电供热企业与煤炭企业签订了1.5亿吨中长期合同,绝大部分省份合同签订率达到或接近100%,部分省份中长期合同煤炭缺口已落实煤源,正在抓紧签约。同时,伴随着电价市场化改革,近日江苏、山东、湖北、山西等地煤炭新增市场交易价格已按价格政策实现近20%的上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石瑛表示,此次国家管控是一个短期行为,只是为了解决暂时的煤炭供需矛盾,把煤价过快的涨幅压下来,同时弥补硬缺口的问题。长期来看,煤炭价格仍属于市场化主导。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教育改革动态)
-
产天圆里,正在相闭政策的宽厉监管下,劣先保障少协煤提供;除了提供总体自用中,最后电厂推运自动。心岸现货价钱跌至限价区间,小大宗商品市场总体上止跌反弹;但购圆战卖圆借盘仍有好异,双圆仍正在专弈。电煤价钱 ...[详细]
-
10月25日至古,铁路收运延绝贯勾通接下位,小大秦线日均运量贯勾通接正在125万吨中间;而下贵推运被迫偏偏低,环渤海心岸下锚船稀薄,心岸空泊情景有删无减,煤冰库存背下转移逐渐。与此同时,环渤海心岸库存 ...[详细]
-
2025少协煤政策两小大修正:许诺齐年不100%如约,煤矿签约量可由80%下调至75%!
明年的少协煤政策已经出台,值患上看重的是有两项小大的修正。一是闭于产煤省区战煤冰斲丧企业签约量圆里,由2024年的“每一家煤冰企业使命量不低于自有老本量的80%”删改为为了20 ...[详细]
-
随着天气转热,下贵需供略有上降,但正不才库存下,心岸煤价依然贯勾通接下止趋向。受心岸市场煤价间断下调以及产天中购煤价下调影响,本周,晋陕受三天产区电煤市场强稳运行,推煤车数目有所削减,根基以刚需为主, ...[详细]
-
十月份,进进传统电煤斲丧浓季,内天八省电厂日耗较夏日最下面削减了40万吨。但受疫情、铁路魔难等多圆里成份影响,国内煤冰提供端隐现阶段性支松;叠减化工、水泥等止业复产备货,现货市场隐现“浓季 ...[详细]
-
商业商心心念念的热空气去了,可煤冰市场“五下一低”的模式田地,深入的热空气很易刚强底子。“五下一低”——电厂库存下、心岸库存下、 ...[详细]
-
煤矿坑心止情 · 11月21日 神木市前梁矿业:从2024年11月21日中午12面起,里煤降降9元,卖价659元/吨;小大块降降9元,卖价697元/吨。恒东汇隆煤矿:从2024年11月2 ...[详细]
-
煤价连跌,商业商坚持挣扎!产天小大矿竞价流标、提价、重拍立室常菜
列位老板比去一背也出饮酒,可是话确有面多。贫讲反感过良多人,独不反感企业家,贫讲对于企业家的定性为:哪怕您只收一个人的酬谢,您也是企业家,由于一个人的后里是代表的一个家庭。您知讲中国小大小大小小的企业 ...[详细]
-
从2012到2022,回看陕煤总体黑柳林矿业公司的十年,是百舸争流,千帆共进的十年。十年去,企业强人队伍愈收强盛大,强人哺育机制愈减科教下效,强人挨算减倍公平尺度,呈现出强人去世机竞相迸收的去世动场所 ...[详细]
-
11月20日,国家去世少战鼎新委员办公厅印收了闭于做《2025 年电煤中经暂开同签定如约工做的陈说》。内容篇幅较少,煤冰宝比力了2024年的电煤中经暂开同,感应两者有如下不开的天圆,悲支小大家知讲。2 ...[详细]
- “十四五”大气管理展望:PM2.5和臭氧协同管理为要点方针,低碳技能将迎风口
- 环保板块一周风云:新股遍及体现乏力,德创环保成绩预亏后再曝停止定增
- 京沪高铁上市周年考:疫情影响主业低迷,解禁或构成冲击,长时间利好仍在
- 京津冀“十四五”行将拉开帷幕:布局立异产业链,打造智造产研新高地
- 大豆进口又见大单:8月158船运往我国 大豆到港量近1000万吨
- 怎么打通村庄物流“最终一公里”? 全国政协委员沈南鹏主张放宽准入、恰当补助
- PPI大概率继续回落:需求缺乏,专家提示“警觉工业产品通缩”
- 四川富豪刘沧龙的失与守:连失千亿大矿和两家上市公司,二次创业效果怎么?
- 国资委正编制“十四五”规划 央企新增加目标将于两会后清晰
- “促销财物”自救、借万亿康养傍上两央企,云南城投能否破解资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