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一季度数据惊艳开场之后,仍处经济风向标PMI却出现了下滑,枯线这给市场敲响了警钟。真相
4月30日,月P于荣业持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下滑型企续数据显示,仍处4月份,枯线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1%,低于上月0.8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4.9%;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8%,比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力度减弱。
“4月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属于超季节性下滑,降幅创近年来新高。”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业PMI指数显示,多数行业景气回落;主要行业来看,多数行业景气均不同程度回落,仅通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少数行业指数回升。
不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础原材料行业回落明显。在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了芯片短缺、国际物流不畅、集装箱紧缺、运价上涨等问题。但是还在51%以上的比较高的水平,中国经济的恢复增长的趋势还是没有改变的。
“本月主要PMI指数有所回落,既由于上月指数回升较快形成了较高基数,也说明了国内经济恢复基础需进一步牢固。下一阶段要密切关注生产和需求的变化趋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
4月PMI有升有降
从详细数据来看,4月PMI有喜有忧。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7%和50.3%,低于上月1.0和1.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50.8%,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
“尤其是小型企业,它的景气度在继续回暖,它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连续两个月同步回升,也反映出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也有所改善。”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企业景气处处长史朝晖表示。
从分类指数看,进出口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4%,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反映出制造业外贸业务继续向好,但相较上个月回落0.8个百分点,在赵伟看来,这或指向出口增速的回落。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临界点,但均有所回落。生产指数为52.2%,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降幅大幅超过历史同期;新订单指数为52.0%,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扩张力度有所减弱,市场需求也有所放缓。
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则低于临界点。其中,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3%,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较上月下降;从业人员指数为49.6%,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落;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延长。经营预期指数也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下降。
非制造业PMI也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为54.9%,非制造业扩张步伐有所放缓。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4%,低于上月4.9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低于上月0.8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保险业、其他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
“当前,经济高点已现,结构分化加大。政策’退潮’下,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出口单月增速高点已依次见顶,可以说,制造业结构性亮点大于整体表现。”赵伟表示。
应稳固中小企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PMI有所下滑,但仍保持在荣枯线上,说明中国经济仍有着很强的动力。
据了解,从2月份开始,我国中型和小型企业的PMI已经上升至50的枯荣线上,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新阶段,表明复苏开始向微观主体进行全面传递,市场型的复苏、内生型的复苏开始启动。
从今年一季度各项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贷款总量平稳合理,居民收入呈逐季走高的趋势,企业效益不断好转,制造业景气明显回升,外贸稳健持续复苏,外资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恢复,各地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得到延续。
世界银行副总裁艾扬高斯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复苏进展“比预期的更快”,并且受到疫情期抑制需求的释放,中国经济的恢复将超出预期。
不过,在人们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看来,目前民营投资状况还没有完全常态化,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还没有全面回归,因此如何激发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的逆转,需要在政策举措上有一些着力。他建议,在稳定性上要有一些改革和政策举措。
温彬表示,近期PPI上涨较快,一部分行业定价能力较强,有望继续修复利润,但对于定价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会因生产成本上升而导致利润被侵蚀。
“宏观政策要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力度,稳固中小微企业的复苏基础。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加快服务消费增长。同时,用好专项债等资金来源,大力提振基建投资,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支撑。”温彬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