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献策 完善申报文本
厦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评审会昨召开
厦门日报讯(记者 黄语晴)开门纳谏、厦门完善申报文本,市申史文审厦门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又有新进展。报国30日下午,家历家评厦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评审会在市资源规划局召开,化名各地专家对《厦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本(评审稿)》展开评审,城专针对如何完善申报文本建言献策,昨召有效助力厦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厦门
从去年开始,市申史文审市资源规划局就着手牵头编制《厦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本(评审稿)》,报国从历史文化发展、家历家评价值、化名特色、城专保护体系、昨召保护工作等五个方面,厦门系统梳理了厦门的历史文化要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完善相关资料汇编;并对厦门文物保护单位、涉台文物古迹、历史风貌建筑、红色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古树名木等实现进一步落图,明确其空间分布及价值。这份申报文本,是此次厦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依据,对于申报至关重要。
建议实现保护工作全覆盖
精准用词、凝练观点、完善重要历史文化名人名录、扩大历史风貌街道范围……评审会上,专家对申报文本提出建议,与会单位悉心聆听。“厦门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近现代史迹型海湾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突出、特色明显,现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几处历史文化街区总体保护和利用情况较好,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良好基础。”省住建厅原总规划师王建萍说。她建议,要在申报文本中进一步突出厦门在中国城市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突出对台内容、五口通商、海上花园等亮点。同时她表示,除了继续保护好鼓浪屿、中山路等重点街区外,厦门还应加强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和城市历史环境等要素的整体性保护,借鉴其他城市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实现保护工作的全覆盖。
申报文本6月份正式提交
“通过这次申报,一是能摸清厦门历史文化遗产底数,梳理其数量、类型及历史地位;二是整体提高了厦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等级和档次,有助于完善保护规划,构建完整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与会专家厦门市博物馆研究员靳维柏说。此次申报将进一步助推厦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为厦门更长远、更系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奠定基础。下一步,市资源规划局、市文旅局将根据专家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申报文本,计划于5月份完成编制、6月份正式提交。
【链接】
厦门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厦门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分为山川形胜、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部分。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厦港历史风貌区、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同安古城历史风貌区,以及历史地段、传统村落、历史风貌街道、历史风貌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古树名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64个被列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113位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69个遗存古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