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自然生态 >>正文
国际需求疲弱难掩中国出口亮点,前7月外贸逆势突围
自然生态49343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未来的出口规模有压力,但结构优化有动力。进口短期仍然将会低迷,可能明年以后会企稳回升。这种背景下,稳住贸易规模就是成功,如果全年贸易能够保持增长到2%—3%就能稳住一个相对规模,这意味着今年进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今年前7个月,需求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严峻的疲弱形势,但是难掩逆势,中国的中国贸易还是展现出了自己强大的韧性。
海关总署网站消息,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3.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其中,出口13.47万亿元,增长1.5%;进口10.08万亿元,下降1.1%;贸易顺差3.39万亿元,扩大10.3%。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国贸易规模达到历史高位,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在全球贸易地位不断提升,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主要贸易伙伴从发达经济体逐步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一个亮点是,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步提升,大宗商品和高技术产品的进口成为主要进口的部分,企业类型中民营企业成为外贸主力军,从区域看广东、江苏、浙江、上海成为对外贸易的排头兵,这是中国贸易的总背景和大格局。”刘青表示。
不过,当前形势,尤其是今年的贸易形势仍旧不容乐观。7月份,我国进出口3.46万亿元,下降8.3%。其中,出口2.02万亿元,下降9.2%;进口1.44万亿元,下降6.9%;贸易顺差5757亿元,收窄14.6%。 在刘青看来,稳规模压力较大,结构优化在进程之中。
“未来的出口规模有压力,但结构优化有动力。进口短期仍然将会低迷,可能明年以后会企稳回升。这种背景下,稳住贸易规模就是成功,如果全年贸易能够保持增长到2%—3%就能稳住一个相对规模,这意味着今年进出口总额有可能达到42万亿元到45万亿元的规模。”刘青表示。
国际需求影响进出口
当前,海内外需求趋弱,国内需求趋弱影响进口。
前7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5.41万亿元,增长2.1%,占我外贸总值的65.4%,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4.21万亿元,下降11.4%,占17.9%。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04万亿元,增长8.1%。
商务部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表示,从去年全年乃至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外贸份额都在下降,这是由于疫情周期+经济周期+消费电子周期+美欧脱钩造成的,从6月份开始,中国的外贸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边际好转的迹象。
“从今年开始,消费电子大幅下滑,这是由于欧美进口份额减少,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出口的韧性不好了,只是需求的变化。我个人认为,下一步随着消费电子需求的恢复,中国的消费电子份额会回补,外贸份额可能还会保持一个稳中向好的趋势。”梁明表示。
当前,我国对东盟贸易伙伴出口大幅提升。
前7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59万亿元,增长2.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3%。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均有所上升。
欧盟成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22万亿元,下降0.1%;美国成为第三大贸易伙伴,我国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64万亿元,下降9.6%,但对美贸易顺差1.26万亿元,收窄19.5%;日本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我国与日本贸易总值为1.27万亿元,下降5.8%,占5.4%,对日贸易顺差68.5亿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逆差668亿元。
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8.06万亿元,增长7.4%。其中,出口4.76万亿元,增长12.6%;进口3.3万亿元,增长0.5%。
在刘青看来,当前,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大,虽然看到美国一系列的高官在访华,中美新一轮接触成功启动,但美国对我国的产业博弈、技术限制仍在加码,叠加美国明年是超级大选年,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的进出口仍然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特定商品的影响可能会受到冲击比较大。
同时,俄乌冲突现在进入僵持阶段,随时有可能升级,对能源、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形成压力,加重全球供应链瓶颈,恶化贸易形势。欧洲能源社会危机也在冲击欧洲经济,导致需求疲弱,这也不利于中国出口。
“过去的四十年中,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的区间达到一半以上,这是我们外贸发展的主要的动力,但未来一段时间,哪怕这些经济体经济维持一个比较正常和良好的状态,它的总需求仍然在,但由于这种所谓的‘去风险’脱钩断链,他们将自己的部分需求从中国转移,这不仅恶化外需,也会扰乱我国部分关键供应链环节,将对我国出口产生一定的压力。”刘青表示。
新增长点已经出现
不过,尽管面临压力,但我国进出口仍然亮点频出。
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2.46万亿元,增长6.7%,占我外贸总值的52.9%,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
当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出口主力军,2022年出口额突破2万亿美元,外资企业近5年出口额徘徊在1万亿美元左右,国有企业则维持在2千亿—3千亿美元的区间。从出口增长率来看,民营企业增长率高于国有企业增长率,国有企业进一步高于外资企业的增长率。
同时,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近六成。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7.83万亿元,增长4.4%,占出口总值的58.1%。其中,汽车3837.3亿元,增长118.5%。同期,出口劳密产品多有下降,但塑料制品4032.4亿元,增长1.5%。
刘青对此表示,当前,“新三样”出口表现非常亮眼,电动汽车很多月份都保持100%以上的增速,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都维持在两位数的增速百分比;从国外看,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新三样”产品国际市场需求仍然非常旺盛,这构成了未来优结构“新三样”出口的乐观,未来随着占领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可能很多企业将进行海外生产,海外生产逐步加强。
进口方面。根据大宗商品价格的预测,2023年下半年主要能源产品价格将持续回落,价格因素对进口增速的贡献进一步削弱,进口额同比下降可能性加大。2024年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可能性较大,叠加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复苏带来对大宗商品需求量上升,进口额可能有所回升
当前,铁矿砂、原油、煤进口量增价跌,天然气、大豆进口量价齐升。
“在此基础上,中国今年和未来一段时间出口的规模扩张有压力,但结构优化有充分的动力。规模扩张的压力,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海外需求低迷,处在去库存周期,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出口的恢复不是很有利。同时,短期人民币可能有波动,有一个小幅贬值空间,包括稳外贸政策不断落地,叠加RECP的一些红利可能一定程度上推动短期出口有所复苏。此外,新产业结构正在涌现,中国很多新产业都是有非常高的国际竞争力,尤其在清洁经济领域和智能制造领域,基于以上判断,我们认为今年和明年这几年能够稳住规模就是很大的成功,不需要追求像前几年那样20%的增长。从这个角度,如果我们能够保持2%—3%的贸易增长率,达到42万亿—45万亿人民币的贸易额就是非常成功的。”刘青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Tags:
相关文章
“标杆煤矿”助力探供煤冰止业绿色去世少之路
自然生态呵护矿山“绿”底色,补益去世态金银山。绿色去世少因此效力、调以及、延绝为目的的经济删减战社会去世少格式,现古已经成为一个尾要趋向。绿色低碳转型也是煤冰止业尾要去世少标的目的,煤 ...
【自然生态】
阅读更多R290空调减速商品化,GMCC扛起热媒交流小大旗—万维家电网
自然生态6月初,正在“散漫国财富去世少妄想、中国情景呵护部对于中开做中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浙江省环保厅”等相闭机构代表的配开睹证下,浙江嘉兴北洋职业足艺教院散开推销1063台R290空调,该批空调齐数回 ...
【自然生态】
阅读更多6月空调市场量额齐删,释放了甚么旗帜旗号?—万维家电网
自然生态比去一段时候,家电止业最受闭注的要数空调市场的触底反弹。6月天公做好,齐国气温下企,增长了空调市场最后收卖。凭证中怡康数据,6月空调止业总体销量同比删减17.89%,环比删减39.72%,对于那一 ...
【自然生态】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2.5%!上半年成绩单出炉,一二季度GDP均实现正增长|快讯
- 环境部:中央财政持续投入环境保护,2022年中央生态环境资金超过600亿|快讯
- 严查税务造假!税务总局从重处罚恶意造假骗取留抵退税企业|快讯
- 上半年地方成绩单陆续出炉,这些地区表现亮眼!
- 你的养老金上调了多少?以全国调整比例4%为高限,多地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
- 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再迎利好!发改委确定60城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重点城市
- 止跌回升!6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全面向好,住宿餐饮业涨幅最大|快讯
- 6月CPI同比上长2.5%!汽油、机票大幅上涨,猪价同比仍处下降通道|快讯
- 二季度GDP有望正增长,下半年稳经济政策或继续加码
- 上半年央企营收同比增长12%,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基本完成
- 雅万高铁车体抵达印尼,高铁走出去再下一城|快讯
- 解码胡润最新“瞪羚、猎豹企业”榜单:中国的准独角兽为何一半在长三角?
- 7家猪企上半年预亏超150亿,猪价涨幅放缓猪企何时能够盈利?
- 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贸易企业上市融资,商务部等27部门发文促进文化领域对外投资|快讯
- 中缅国际铁路通道再下一城!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明起开通运营|快讯
- 国企改革30天:四家央企重组整合,下一步军工钢铁是重点
- 北京上调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最低5869元,最高31884元!|快讯
- 三连板后国中水务回复“不直接参与重整计划”,跨界合作能否扭转公司颓势?
- 多领域资源重组“好戏连台”,专业化整合成下一步央企重组主流模式
- 发送货物近20亿吨!上半年铁路货运大增|快讯
- 中欧班列7月再创新高!1至7月累计开行8990列|快讯
- 7月投资消费等多项数据环比回升,经济基本保持稳定|快讯
- 产值将达到5万亿!发改委一个月内三提循环经济,这些行业将受益
- 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出炉!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遴选100家能效“领跑者”
- 《印花税法》即将落地!7月1日后印花税有哪些新变化?|快讯
- 7月社零小幅回落背后:各地聚焦需求不畅,消费券成重要抓手
- 环保板块跑赢大盘,科技支撑“双碳”实施路线图出炉,海天股份受中报利好触及涨停「环保周评榜」
- 猪价“躺平”稳住CPI,8月CPI同比上涨2.5%|快讯
- 六大数字协同平台发起“专项行动”,央企数字化全面提速
- 全年外贸“稳”了:前7月增速重回两位数,RCEP贸易额同比大增18.8%
- 促进居民消费,带动城市群低碳转型,数字经济赋能京津冀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 解码新央企中矿集团:五名高管来自能源矿产大型央企,将整合国有铁矿采购及海外铁矿资产
- 精酿酒馆开遍深圳大街小巷!新玩家不断涌入,“夜间星巴克”能否实现?
- 连续4日单日新增超过150例,成都宣布1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快讯
- 今年力争开通60万个5G基站!突破“卡脖子”关键领域,哪些企业将受益?
- 近八成环保股下行,福龙马披露近千万环卫服务项目,*ST美尚因迁址收关注函「环保周评榜」
- 服贸会搭台,中外企业来“唱戏”!数字化成为新增长点|聚焦服贸会
- “二师兄”一飞冲天!一周上涨7元,屠宰厂压量保价,对CPI影响几何?
- 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到2025年造就一批百亿元以上品牌价值企业|快讯
- 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6月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快讯
- 工业领域碳达峰规划图来了:明确2030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比例达40%
- 记者实探“月饼刺客”!一块月饼68元,价格贵在哪里?
- 突遭“杀人鲸”做空,名创优品紧急回应:毫无依据,将开展独立调查
- 周内环保龙头股整体下行:中电环保收获大订单营收大增,中创环保转让资产收关注函 「环保周评榜」
- 央企整合大动作!13组项目集中签约,这些领域重组并购将加速
- 猪价创近6月新高,百余机构频繁调研,生猪养殖投资机会来了?
- 助力发电央企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首单3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落地!
- 因对京津沪返回人员一刀切盲目管控,河北保定、石家庄等4市被通报|快讯
- 铁路建设提速!上半年全国投产新线逾2000公里|快讯
-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3000家|快讯
- 外资更青睐哪些行业?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7.4%|快讯
- 最新!北京9月1日起个人医保账户定向使用,明年起职工门诊待遇不设封顶线|快讯
- “二师兄”发威!7月CPI上涨2.7%,创两年来新高|快讯
- 比特币抛售仍在持续!美国推出首只做空比特币ETF,六月7家交易所大裁员
- 最新!国资委公布98家央企名录,新增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位列其中|快讯
- 一年最高补贴3000万!横琴发布首个集成电路扶持政策,“中国芯”再提速
- 国资委提出“一业一企、一企一业”新格局,背后的深意在哪里?
- 猪肉价格推涨CPI至两年新高,警惕年内通胀压力有所增大
- 上半年服务贸易增长逾20%!服贸会即将拉开大幕|快讯
- 电力行业系统性变革下,500万亿热门赛道开启,如何挖掘投资新机遇?|聚焦服贸会